而向下沉淪,則因工業化帶動經濟起飛,臺灣累積過多的外匯,為抑制過多外匯,央行皆採買進美元賣出台幣的外匯管制政策,使得臺灣國內的貨幣供給額,由 74年(1985)的 7千 5百多億元,暴增到 78年(1989)的二兆一百多億元。(二一九  102頁)


而外匯存底,也從 74年(1985)的 250億美元,增加到 734億美元。76年﹙1987﹚蔣經國宣告解除戒嚴的同時,為避免外匯存底累積過多,使國外熱錢利用臺幣升值機會,大量流入臺灣賣匯套利,故要求行政院放寬外匯管制,聽任個人或廠商,自由持有及賣買外匯。

但此倡議卻為立法院利用蔣經國病重機會擴權,認為應送立法院審議而延誤時機。

77年(1988)秋天美國國會通過「綜合貿易法」,要求美國財政部與對美國 有貿易順差,且又操控匯率的國家進行談判,臺灣和南韓,都是被列入談判的國家。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國民黨「二月政爭」,臺灣政壇已由原有朝野對峙,發展為國民黨主流派、國民黨非主流派、民進黨,「兩派三黨」時代正式來臨。為支持李登輝的黨內改革,由本省籍佔多數,包括黃主文、王金平等在內,而成立的「集思會」。

由於擁李色彩極濃,引起當選增額立委的國民黨中生代包括趙少康、郁慕明、李勝峰等人不滿。

在 78年(1989)12月與老立委區別,成立簡稱「新連線」的次級問政團體,雖然他們標榜「不做保皇黨、不做革命黨,只做黨內改革者」口號。但絕大多數會員為外省籍,且衝著「集思會」所謂「保皇黨」而來意圖十分明顯。

因他們在立法院,常為主流和非主流意見起衝突,故又有人將此二政團的鬥爭,稱為國民黨內主流和非主流的「代理人」戰爭。

81年(1992)10月因臺灣許多土地,都集中在本省人手中,故主張照實際價格課徵土地增值稅的財政部長王建煊,引起社會一片譁然。事實上,土地增值稅按實際價格課徵有合理處,也有不合理處。合理處,是真正落實孫中山先生倡言「漲價歸公」的理想,尤其 75年(1986)後土地價格往往很短時間飆漲數倍。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年(1990)可說是黨外示威遊行最頻繁的一年,不只因郝伯村上臺就任閣揆。同時對可隨意羅幟「叛亂」罪名的刑法一百條,也經陳水扁在立法院提出後,成為社會焦點。

80年(1991) 9月終於在中央研究院士李鎮源號召下,成立「反閱兵、廢惡法」的「一○○ 行動聯盟」,除反對軍人干政外,也主張廢除刑法一百條。但國民黨以刑法一百條,牽涉到「破壞國體」及「陰謀叛亂」為由,加以拒絕。

為達廢法目的,李鎮源又 在隔年2月,朝野就刑法一○○條、憲政問題展開政黨協商時,發起了「臺灣醫界聯盟」聲援。同時也發起「廢國大、反獨裁」運動。適巧當時又發生陳正然等青年,因閱讀「臺灣四百年史」,以涉嫌「叛亂」收押,引起知識界抗議。

在「五二○」,終引發 5萬人的示威抗議。這些輿論壓力使得國民黨,不得不在 81年(1992)5月,同意修改刑法一○○條,刪除「思想犯罪」部份。因此次修法,使得過去犯內亂罪及預備內亂罪的黃華、陳婉真、林永生、許龍俊、江蓋世及鄒武鑑等人都被釋放重獲自由。

就在社會運動蓬勃發展時,民進黨也在 80年(1991)10月的選舉中,許信良當選黨主席。原來民進黨中的兩個系統,新潮流系以作風民主,且有共同理念著稱,較能團結一個群體。而美麗島系則相反,以「大老」形象,結合各個山頭不同理念,形成鬆寬的組織。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信良以「民進黨要出頭,就要鬥倒李登輝」(二五六  43頁)走「急獨」主張時,逼得李登輝不得不應黨內要求出面制止。82年(1993) 4月李登輝發表「不再縱容民進黨」之說,引發軒然大波。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陳水扁,對外宣稱將與李登輝情結「莎喲哪啦」。

該年五月,李登輝在黨內輔選座談會時,又說:「沒有人相信民進黨能領導中華民國。」更是引起民進黨不滿,並以「民進黨要領導的是臺灣共和國」回應。

民進黨發現李登輝的民主改革,與他們過去抗爭的目標有太多雷同,使他們在改革過程中,喪失政治號召,深陷在「李登輝情結」中。為重新拾回政治主導權,新潮流邱義仁、吳乃仁等,以為須在省籍情結的矛盾上,重新提出新方向、新問題,才不致為「李登輝情結」牽引。但謝長廷卻以為沒有理由違背臺灣人民利益,反對李登輝。

應在支持李登輝強化臺灣人感情的同時,建立與之抗衡的社經體制。何況民進黨始終堅決反對統一,反對國統綱領,在施政理念上仍有所區別,不需割捨「李登輝情結」。

由於李登輝的民主改革,使原本主張走群眾路線的民進黨,體認回到議會的重要。但有限的公職人員,遂成為各派系爭奪對象,故有「公職輪流做」的聲浪發出。且在五屆三中全會,通過「公職任期限制條款」。這個決議,當然使久佔公職的高雄余家班最後退席抗議。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樣為臺灣人,在國民黨沉重包袱下,被認為不可能突破的李登輝,執政結果,卻做出了許多連台獨人士,想都不敢想的期待。反而是民進黨深怕趕不上李登輝的本土意識,為區別民進黨與李登輝的不同,故而打出國民黨為黑金黨。

事實上,國民黨利用黑金,以賄選、買票等方式控制臺灣的政治,本就是不爭的事實,但上台後的李登輝,卻不以清廉、革新為目標,繼續與代表地方勢力的黑金為伍,深入到地方選舉,這是其施政的遺憾。

像 73年(1984)一清專案被掃的鄭太吉,原是地方混混因解嚴被釋放。79年(1990)以國民黨員身份競選縣議員,當選後,又在立法委員郭廷才協助,當選屏東縣副議長。83年(1994)成為議長。每逢選舉就會被總統和省長,比喻為屏東的「青年才俊」。然而,卻是抽取賭場保護費為生。

12月 13日與開賭場的鍾源峰產生糾紛,以為全縣無人敢奈何他,率領七、八位流氓,在鍾源峰母親下跪苦苦哀求中,仍當面槍殺鍾源峰。結果整個屏東境內無人敢承辦 此案,媒體甚至不敢直接披露其姓名。

直到案發後第四天,民進黨立委蔡式淵出面指控,但仍遭縣長伍澤元,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曾永權,以及屏東縣黨部主委華 加志阻撓。直到第六日警方才敢出面捉人。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2年(1993)12月海軍軍購主任尹清楓上校,浮屍蘇澳港附近海上,終於爆發長期不為人知的海軍最大貪瀆案。這件原為提昇海軍戰力, 77年(1988)擬向韓國購買十六艘蔚山艦,搭裝國人自行研發武器的「光華二號計劃」。

就在萬事俱備只欠與韓國最後蓋章換約時,不料,參謀總長郝伯村突然訪問法國,以電報指示「暫緩光華二號計劃蔚山艦之購入」,轉向法國採購六艘「拉法葉艦」。這批報價原來每艘四十億,卻被謊報為一百五十多億的軍艦,不僅使國庫被污六百億。(一一六40頁)

也使臺灣成為外國列名的貪污國家。更荒唐的是,根據參與其事,而後被捕的法國外長杜馬(Roland Dumas)、情婦鍾古夫人(Christine Deviersw-Joncour)以及案發後而逃亡,國際億而富石油公司副總裁席爾文(Alfred Sirven)等的證詞,發現這筆貪污的錢當中,有部份更是流向中共,而且也因未知的理由,將原本應配備在船艦的武器,卻去裝備中共「哈爾濱號」,在臺灣 又另編預算重新購買。(一一六47頁)這個案件因尹清楓的死亡浮上擡面,故又稱為「尹清楓事件」。

這個事件由於牽涉層面甚廣,法國政府以「未與臺灣有外交關係」為由,拒絕給臺灣相關調查資料,而臺灣則在海軍秘密作業下,淹滅很多證據,使後來授命介入調 查的司法機關也陷入膠著,雖然西元二千年當選總統的陳水扁,宣稱「不惜動搖國本,也要追查到底」,但都在無證據下毫無進展。

雖然如此,「拉法葉艦」事件, 可以看出國民黨政權,過去非主流主政時的腐敗。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年(1978)大陸開放後,使得臺灣與香港的貿易額,突然暴增。當時國貿局長蕭萬長研判,應屬轉口大陸的貿易居多。由於當時臺灣堅持反共,任何與大陸接觸都可被羅織「匪諜」罪名,判處重刑,何況是嚴重的「資匪」。故為保護臺灣廠商,於是利用被蔣經國召見機會,力陳香港「轉口貿易」的重要。

此事為蔣經國認同,經過國家安全局研究後,在 74年(1985),由行政院頒佈「轉口貿易三原則」,認同香港的「轉口」地位。由於臺灣與大陸的轉口貿易日增,73年(1984)中英達成協議,決定在 86年(1997)使香港返歸大陸。惟恐香港回歸大陸後,將對臺灣轉口貿易產生影響。

且世界各國對香港回歸後,能否維持原有經濟繁榮和民主,深有疑慮。許多對共產黨無法信任的金融企業,紛紛遷出香港。使得臺灣認為可利用此機會,吸納這些企業,取代香港國際金融地位。於是在 84年(1995)開始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劃。

所謂的「亞太營運中心」。換言之,就是擬在高雄,設立如香港般,可讓國際金融自由出入的「境外金融中心」。臺灣原屬國內金融市場,如欲同時做為境外金融中心,除應有各種通訊、交通以及建築等軟硬體等齊全的設施外。在傳統金融法下,也須另立與之不同的法律。

不受外匯管制、有優惠的甚或免稅的租稅制度,以及免提存款準備金及保險的法規。重要的,還要有「民主法治」,以及公正的「司法制度」,尊重私有財產等可保障資金的安全。亦即在臺灣傳統金融法外,另成立「境外金融特別法」,以協助境外金融在臺的安全。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1年(1992)3月民進黨及無黨籍國代合組「總統直選聯盟」,在國大臨時會開幕時,對赴會致詞的李登輝拉布條抗爭。4月 6日郝伯村應邀赴會作國是報告,民進黨以舉布條、吹口哨、高聲叫喊等干擾方式癱瘓會場,國民黨則以海報歡迎,場面非常混亂。

81年(1992) 4月 17日為爭取總統直選,民進黨國大黨團赴總統府靜坐抗議,要求面見總統,結果與憲警人員發生激烈推擠,後來衝破憲警人牆高呼「總統直選」後,返回中山堂。4月 19日又發動上萬群眾走上街頭,晩上舉行雷射晚會,夜宿臺北市立體育館。隔日民進黨國大黨團,不上陽明山開會反到總統府請願,但遭軍警圍堵,雙方發生激烈衝突。

由於博愛特區封鎖,因此遊行隊伍轉向臺北車站靜坐,準備長期抗爭。而在軍警的反包圍下,使臺北車站附近因此癱瘓數日。直到二十四日午夜四點半,採強制驅離方式才得解除。5月 4日,對於國民黨國大準備以包裹表決其修憲方案,在民進國大黨團宣佈退出國大臨時會,使國大臨時會變成一黨修憲局面。

82年(1993) 1月李登輝赴國大臨時會發表國情報告,聽取民進黨在內的國是建言,民進黨提出傾聽「臺灣人民的聲音」的國是建言。此次臨時會朝野國代在修憲問題產生極大的肢體衝突,最後強行通過本次臨會不討論修憲提案。直到 83年(1994)第二屆國民大會臨時會召開時,才制定總統直選修訂條款。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快速成長,但從 83年(1994)起中 共卻大量增加軍費,頗有取代蘇聯跨臺後的強國勢力,國際輿論也開始出現「中國威脅論」。

未雨綢繆,美國開始出現預防性,對中共圍堵的「圍堵政策」,對像越 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國鄰國,採取修好或建立安全關係,這些作為都引起中共的疑懼,加上對中國的圍堵政策,也可能反應在臺灣獨立這件事上,更是引 起中國不滿。

於是藉 84年(1995)6月李登輝訪問美國事件,發起一連串被視為試探美國對臺態度的文攻武嚇事件。該年,中共國家主席針對兩岸關係,發表「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之八點對臺政策。

為回應善意的「江八點」建議, 4月 8日李登輝在國統會第十次會議中,發表俗稱「李六條」,兩岸均應堅持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紛爭,同時在互助立場上,增進兩岸經貿往來。且允許雙方皆能平等參與 國際組織,增加兩岸領導人見面研討機會等,「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的六項大陸政策主張。

就在中共不承認兩岸分治現況,企圖完全抹殺臺灣外交空間時,忽然接到 美國批准李登輝應其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邀請訪美。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5年(1996)1月集合一百多個國家主張自由貿易,反對任何國家設置「進口關稅堡壘」及「進口限額」的WTO,簡稱國際間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組織,終而成立。這個源自民國 36年(1947)創始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為GATT,因施行後,發現許多貿易問題待解決。

從民國 75到 82年(1986-1993),經過不斷的協商,終於通過改名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為WTO。

這個企圖通過貿易徹底自由化,鼓勵跨國企業,使全球「均質化」,且讓世界經濟建立在企業與人皆可追求向有利的地區發展,以消除國界,減低各國的貧富差距。 從字義上言「徹底的自由貿易」雖是理想,但到目前為止,像愛滋病藥物專利是否分享落後國家,就曾爭論不休。還有自由追求高待遇的「人」流,也囿於各國情況 有所限制。

同時因各國國情不同,希望訂出的「規則」也不同。故在新加坡、日內瓦等地召開二次會議後,第三次在美國西雅圖召開會議,就因暴動而流會。但因WTO 為聯合國外最大的國際組織。臺灣早在 81年(1992)起就申請入會,但卻為中國所阻。

中國雖曾於75年(1986)申請入會,但考慮加入WTO後就須開放其市場且對其農業和民主造成衝擊, 故一延再延。雖如此卻也不許臺灣先行入會,以「臺灣為中國的一省,在中國沒有入會前,臺灣不可入會」為由攔阻。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