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殖民背景下的宣教」,林昌華著,一九九五年六月。

四二、《平閩紀》,楊捷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一九九五年八月。

四三、《外省人臺灣心》,外省人臺灣獨立協進會編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乎與北京學生運動的同時,臺灣民進黨卻因統獨之爭有愈演愈烈趨勢。78年(1989)4月主張臺灣獨立掌摑朱高正,創辦《自由時代》雜誌的鄭南榕。
因刊登旅日學者許世楷的「臺灣新憲法草案」,被政府控以叛亂罪,

鄭南榕拒不出庭並堅稱:
「他們不要想來拘提我的人,他們只能拘提到我的屍體」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一、《臺灣連翹》,吳濁流,草根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八二、《臺灣監獄島》,柯旗化著,株式會社,一九九二年。

八三、《臺灣獨立建聯盟的故事》,臺灣獨立建國聯盟著,前衛出版社,二○○○年。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年(1990)總統選舉,對李登輝言是難熬的一年,政治上與李煥不合,軍事上也與郝伯村意見相左。為求省籍平衡,李登輝自作主張提名曾為法務部長,政治大學校長,生性溫厚的李元簇為副總統候選人。李元簇由於被認為是「沒有聲音的人」,因而有李登輝攬權傳聞。

這些作為引起李煥、郝伯村、蔣緯國、許歷農、陳履安和林洋港等所謂「非主流派」不滿。由於總統候選人必須經過 2月 11日國民黨臨時中全會同意,原本以為提名無問題的李登輝,直到 10日下午,才從國民黨副秘書長鄭心雄口中得知,這段提名期間,李煥和郝伯村不但積極奔走密商,且傳出「要改變明天提名」消息。為防堵「非主流派」假借黨內民主,實為政變陰謀。

李登輝採取直接滅火方式,一面召見國防部長鄭為元、參謀總長陳燊齡等軍方強人穩定軍情。同時由總統府秘書蘇志誠出面通告媒體訴之輿論,使第二天輿情譁然,政壇為之沸騰。由於事先有安排,穩住了非主流派想改變議會的程序。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二一、《臺灣社會運動史》,王詩琅譯,稻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四月。

一二二、《臺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張德水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四月。

一二三、《臺灣意識對抗中國黨》,楊青矗著,敦理出版社,二○○五年九月。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六一、《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二○○七年十二月。

一六二、《俗俚俗氣》,魏吉助編著。

一六三、《俞大維傳》,李元平著,臺灣日報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一、《郭雨新紀念文集》,郭惠娜、林衡哲編、前衛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二○二、《陳誠大傳》,方知今,學欣文化公司,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二○三、《掏空臺灣》,黃智賢主篇,米羅文化公司,二○○五年十月。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登輝為競選總統開始拜票,造訪所有國大。起初這些國大對李登輝造訪並不領情,佯稱不在家,讓李登輝吃閉門羹。這些國代們憑藉六年才選舉一次總統的競爭情勢,要求擴權。79年(1990)2月新就任的民進黨國代,以主席應由增額國代擔任杯葛主席宣誓。

在激烈衝突中黃昭輝、蘇嘉全、蔡式淵等,被軍警強制架離到場外待命的公共汽車上。不久立法院黨外立委,藉司法委員會通過「資深不發言,僑選不表決」案,引發兩黨委員肢體衝突。同時國民大會,國大秘書長陳金川以民進黨未依法宣誓為由,動員千餘名憲警封鎖陽明山中山樓,阻止民進黨十一名國代入場。

在陳金川堅持須補宣誓,而民進黨堅持已按自訂版本宣誓,靜坐路中抗議。這事件雖由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出面,擬護送民進黨國代入會不成,於是轉向總統府陳情,要求面見總統,同時遞交「解散國大」抗議書。但請願不但無效,多位請願代表甚遭棍棒歐打,黃信介被強制抬走。

國大開議後,由於資深國代運用各種手段謀求權益,引發社會憤慨。其施行勒索政府的醜態,不斷透過媒體報導,終於激怒國人。3月 16日臺大學生周克任等十餘名學生,自動到中正紀念堂,發起聲討老國代的靜坐抗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的靜坐,終激起人民鬱積已久的怨氣。

全國大學生開始仿效中國天安門事件,聚集在中正紀念堂。搭起像徵堅毅不拔,民主和自由的野百合花,以長時間接力絕食要求臺灣民主化。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年(1990)李登輝、李元簇就任總統和副總統後。為回應學生民主的要求,李登輝宣佈,將在一年內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兩年內完成國會全面改造。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國內最重要的兩件事,乃是建立政黨政治和實施憲政體制。他以為欲貫徹憲政民主政治,讓全民決定國是,唯有實施政黨政治。

為此他繼 78年(1989),促使人民團體法實施,使民進黨取得合法地位。此時他又頒佈特赦令,釋放總計被關 25年,為抗議獨裁,三度絕食的施明德。

特赦黃信介、呂秀蓮、林義雄、施明德、姚嘉文、陳菊等在內二十多名政治犯。並使黃華及仍在監等數十名叛亂犯復權。該年4月,他並聘請黃信介、張俊宏、陳永興等三人,為國是會議的籌備委員。

雖然5月時,這些籌備委員因李登輝將任郝伯村為行政院長,以請假不參加國是會議籌備,但後來陳永興以「堅決反對軍人組閣」,但也號召「不惜退黨也要參加國是會議」。使得  6月 28日,由總府秘書長蔣彥士籌設的國是會議,仍有許多民進黨員參加。在這次國是會議中,雖然意見很多,像總統是否直接民選,或由國民大會間接選出。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四一、《蔣經國評傳》,寒山碧著,天元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二四二、《蔣介石評傳》,汪祖榮、李敖著,商周文化,一九九五年。

二四三、《蔣介石評傳》,(蘇)沃隆佐夫著,巴比倫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