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臺灣處於政治轉型的關口,在原有體制為內閣體制下,對於民主的推動,行政院長也成為重要關鍵。因無法與李煥共事,且經歷「二月政爭」,當選總統後的李登輝,決定更換行政院長。

但在獨裁遺留的體制下,能否順利更換行政院長,仍有諸多困難。於是考慮由郝伯村接任。為使臺灣能走上民主道路,李登輝,還需打破過去軍隊為派系攏斷的現象,使軍隊國家化。

雖然郝伯村已破例做過八年的參謀總長,在總長任內,他不只長期控制軍隊,擁有龐大權力與財源,且控制國軍升遷的管道。但 77年(1988)初上任的李登輝為穩定軍心,不顧輿論批評,仍留任郝伯村一年。

直到 78年(1989)12月在蔣宋美齡以國家安全為由,期期以為不可調動 下,李登輝仍讓郝伯村轉任至表面高昇,卻不直接掌控軍隊的國防部長。至於留出的參謀總長空缺,李登輝亦不顧郝伯村意見,以「再優秀的人都不可破壞制度,倘 若整個軍方只籠罩在郝伯村一人的戰略思維下,未有更寬廣的治軍視野,這才是對國家安全的戕害。」他按三軍輪調方式,由陳燊齡接任。(一三四  70頁)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八一、《噶瑪蘭廳誌》,陳淑均輯。

二八二、《淡水廳志》,陳培桂著,同治10年(187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灣文獻委員會出版。

二八三、《明清臺灣檔案彙編》。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年(1990) 8月就在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後,為爭取憲政改革的機會,在保守勢力環視下,投其所好,籌組「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原來截至 76年(1987)開放兩岸探親以來,臺灣始終秉持著蔣經國,對共產黨「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但開放探親政策施行後,仍能秉持此「三不」政策。

因此在李登輝主領下,總統府副秘書長邱進益,就規劃出所謂「三層接觸架構系統」。以「國統會」負責決策,「陸委會」負責執行。

同時為避免行政單位與中國直接接觸,該年 11月,在陸委會下,並成立象徵民間機構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以辜振甫為董事長,做為兩岸接觸的機構。至於該基金會董事,因堅持只給民進黨一席,遭民進黨拒絕。


由於李登輝為取得國民黨高層的認同,一再拒絕民進黨主張,將國統會更名為「自由民主統一委員會」的建議。這件事終引起民進黨內,新潮流對美麗島系的批判,因其附合「統派」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二一、《臺灣新希望年》。

三二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林祖嘉,http://www.npf.orgtw,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三二三、《「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說明》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共對臺政策表面雖說和平統一,事實卻是不停以武力威嚇臺灣。尤其在 71年(1982)中國與雷根簽訂不利臺灣軍售的「八一七公報」,鄧小平就說中共有力量封鎖臺灣海峽,胡耀邦也說中共從未承諾不對臺用武。

為此 74年(1985)美國國務院立刻針對胡耀邦談話發表聲明,表示「八一七公報」是建立在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上的。美國參眾兩院也要求行政部門,對臺售予更先進武器。並通過為國務院反對的「臺灣前途」修正案。此法案重申美國希望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不受外來威脅。

但中國國務院國際問題專家宦鄉,卻又說臺灣問題倘二、三十年內不解決,就要考慮用武。而且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受邀訪問美國,也說過中共從未承諾不對臺用武。

但後來蘇聯戈巴契夫上臺,他的民主改革「新思潮」,使得世界所有獨裁國家為之驚恐。79年(1990)6月中國發生震驚全球的天安門事件,讓許多同情中國的民主國家,紛紛停止中國投資。中國經濟蒙受嚴重打擊。該年8月中東又發生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事件,引來波斯灣戰爭。

美國的先進武器使一向自負的中國感到震驚,李鵬一改過去狂言,反稱中國需要「臥薪嘗膽」。並改變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推行次序,把科學技術調到最前頭。而在湖南視察的江澤民也說: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六一、「馬英九危機?市民危機」,莫滑秦,《南方快報》,二○○三年十月九日。

三六二、「北銀富邦合併案不合常理」,黃天麟,《南方快報》,二○○六年十一月四日。

三六三、《台獨大老罷官抗議陳水扁反覆》,BBC記者楊虛瑜,二○○五年三月一日。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1991)4月臺灣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召開第一屆國 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制定修憲條文。該年 8月,臺大教授張忠棟、陳師孟、張清溪及劉俊秀等公開加入民進黨。

為了彰顯民進黨對憲政看法,8月底召開了制憲會議,會議後提出廢除國民大會及監察院,並 提高立法院職權採單一國會制,司法獨立,且主張總統直接民選為全國最高行政首長的「總統制」,將目前實施的五權分立體制改為三權分立,同時對於憲法總綱的 國名,則以「臺灣共和國」稱之。

不僅如此,對於國民黨政府過去違反人權,以刑法一百條濫捕國人,在有識之士都主張廢除下,李鎮源、陳師孟及臺教會等團體,因此會商成立以廢除刑法一百條為目標的「一○○ 行動聯盟」,80年(1991) 10月 8日他們遊行至總統府遭憲兵歐打後,轉至臺大醫院準備長期靜坐抗議。不料,卻在 10日深夜被進入校園的軍警強制架走。


雖說民進黨在 80年(1991)底選戰失敗,卻成為凝聚臺獨力量的測試。可說該年以前,贊成臺獨民意測驗為百分之 17。但到82年(1993)辜汪會談則昇至23點7。(三一23頁)臺獨勢力開始隨著國外臺獨份子回臺,以及民進黨的壯大而擴大。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一、《國民黨內爆料》,王寓中、劉力仁,自由電子報,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二、《郭台強幫忙中影二度易手》王寓中、陳璟民、施曉光,自由電子報,二○○六年四月三十日。

四○三、《大話新聞》,1、2007/1/6。

文章標籤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年(1991)5月雖說郝伯村推舉陳履安出任國防部長,但為鞏固軍 中勢力,郝伯村經常主動到國防部召開軍事座談會,引起陳履安不滿向李登輝埋怨。加上郝伯村經常傳喚非轄屬的參謀總長到行政院也引起怨言。

這些動作李登輝雖 未採取任何行動,但到 7月立委葉菊蘭突然在立法院,公開質詢郝伯村私下於參謀本部召開軍事會議,破壞憲政引起全國譁然。

民進黨醞釀提出不信任案,要求撤換行政院長,行政院與立法院關係劍拔弩張。而行政院也將可能是國防部提供給葉菊蘭的質詢內容,誤以為總統府主任蘇志成提供,目的是打擊郝伯村。加上事件發生後,總統府發言人邱進益對外發表:

「每一個人都應該對國家效忠,這是一個新方向,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看個人而要看國家。」(一三四  96頁)將郝伯村軍事會議視為個人問題引起郝伯村不滿,雙方關係緊張。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德國,雖分裂為東西德參加聯合國,並無損於德國的統一。有了這個模式,80年(1991)中共也同意讓南北韓分別加入聯合國。促使臺灣民間也興起「重返聯合國」運動,恰好當時國民黨立委黃主文,在立法院提出「建議政府於適當時機以中華民國名議重返聯合國」,並獲立法院同意。表面上臺灣加入聯合國,雖有國名不同主張,似已凝聚人心,應有所作為。

但因政府內部問題,加上立法院僅同意而不督促,致使提案如同短暫濺起的漣漪,無疾而終。最後僅存呂秀蓮結合少數民間團體,在全國皆不看好情況下,繼續摸索前進。呂秀蓮,桃園縣人,臺大法律系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哈佛碩士,回國後任職行政院法規會科長。

60年(1971)因發表一篇《傳統男女角色》,成為臺灣婦女運動的推手。她的「新女性主義」主張,在社會上雖褒貶互見,但為提昇婦女地位卻有直接貢獻。後來當她第二次留學美國時,不料,家鄉卻發生聞名海外的「中壢事件」。

後來又得知美國卡特總統,即將實踐他的競選諾言,與中共建交消息,在此國難時期,使呂秀蓮感受到她的歷史任務,須為臺灣付出心力。在她的指導教授孔傑榮鼓勵下, 67年(1979) 毅然回國,並投入該年底的中央民代選舉。

這次選舉後來雖因中美建交而停辦,但已使呂秀蓮成為黨外的一員,且在黨外創辦的《美麗島雜誌》成為副社長,這也使 她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成為階下囚,被判刑十二年,褫奪公權十年。直到蔣經國逝世後的該年 3月,才得在她的老師孔傑榮和國際特赦組織的協助下,假釋出獄。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