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第 7 章 -- 兩蔣統治時期 (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6年(1977)地方選舉,原為國民黨省議員許信良出書諷刺省政質詢及其他議員醜態,使李煥不敢提名。於是脫黨競選桃園縣長,投票時群眾風聞國民黨作票,憤慨下焚毀警察局和消防隊,引起二二八以來,人民暴動中最大的「中壢事件」。

國民黨出動鎮暴部隊導致一名大學生死亡,許多民眾傷亡,許信良則以極大差距票數當選縣長。

此次選舉黨外拿下4席縣市長, 21席鄉鎮市長,包括林義雄、張俊宏、邱連輝、黃玉嬌、傅文政在內 21席省議員。

這些崛起的黨外省議員,在省議會以敢言敢為聞名,像就職時不滿誓言而抗議的退席風波,建議「中壢事件大會審」、及以「大軍壓境」形容蔣經國獨裁統治等質詢,使省議會成為社會注目標的,帶領當時黨外省議員的林義雄,儼然成為當時黨外領袖。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為副社長的《美麗島》雜誌,鑑於黨外雜誌頻遭查禁停刊,為免黨內外對峙擴大,有意與國民黨溝通。決定在創刊時邀請國民黨政軍要員共襄盛舉,以展示朝野共同促進民主誠意。在當局同意下,選擇中泰賓館舉辦創刊慶祝酒會。不料酒會當天,卻被標榜反共愛國的《疾風》雜誌社等一干人。

手持「漢奸不可姑息,臺灣不可斷送」標語前來示威抗議。這場隔著中泰賓館,黨內外對峙8個多小時,險些釀成全武行鬧劇,藉著電視播出,不但為《美麗島》雜誌帶來宣傳也帶來大量訂購。「中泰賓館事件」,因疾風事件反帶來豐收,故有「疾風吹向美麗島」笑談。


此外,因「中泰賓館事件」有《疾風》雜誌社等反共愛國人士示威榜樣,不僅使中壢遊行抗議事件,有了正確性,有樣學樣,開始掀起黨外遊行抗議的時代。這一年 由於中美正式邦交,使得政治意識不同的黨外運動起了分野。部份黨外人士像陳鼓應、黃順興和張春男等對中國有夢想的,則在此年以後陸續「回歸中國」,以此做 為對國民黨的抗議。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黑金並不因國民黨在中國失敗,撤退來台有所檢討。相反的許多來台的中國人,卻把臺灣當成是美國移民跳板,以各種愛國運動和勞軍名義大污特污,除中央總預算,還將許多不該由地方支付的經費攤由地方支付。

40年(1951)10 月11日,吳國楨省主席任內曾指示財政廳,嚴格杜絕假借各種名目向人民楷油,由財政廳直接行文各地說:「省內若干縣市仍有攤派等行為存在,深憾政令之不能 普遍下達,人民之負擔仍不能予以徹底保障,實堪憂慮,故特電廳派在各縣市負責稅收及取締攤派之該廳職員,飾令特別注意及徹底制止。」


然而施政不久吳國楨就下台,臺灣立刻成為「萬萬稅」貪腐所在。其中較著名的則是 39年(1950)2 月蔣介石直接交議,因應安定經濟支持戡亂案,指示所有稅收,包括所得稅、土地稅、地價稅、營業稅、貨物稅、餐飲稅、娛樂稅、電燃稅、機動車輛使用牌照稅、 汽油稅,甚至貧窮人家的電燈費用都不例外,附帶徵收 20%〜30%不等的「防衛捐」,車輛買賣更被附加百分之百的防衛捐,使得早期臺灣車輛除非巨富,一般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縣因鄰近首都,不容派系坐大形成整體派系威脅中央,故多以鄉鎮為區隔形成派系。從 40年(1951)起各地開始建立派系,像蘆洲、三重地區,以販米出身後來轉行建築致富,蔡詩祥為主的「三重幫」,這個派系在 6、70年代建築業興起後,更分成以陳萬富、陳兩傳為主的陳家系統,以及林堉琪、林堉璘、林榮三為主的林家系統,而蔡詩祥的兒子蔡勝邦,因此擔任過立法委員。


板橋則以劉順天為主的「劉派」。中和地區則有林德喜和江貴元為主,相互結合的「林江派」,以及呂芳契、游火金為主的「呂游派」。


至於永和市原先仍屬於海山區中和鄉, 47年(1958)在陳新牆等人的爭取下才改為永和鎮, 68年(1979) 1月再經國代陳金讓、省議員陳根塗爭取改制為永和市。故而有以陳新牆、陳根塗為主的「大陳派」,以及陳金讓為主的「小陳派」。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形容為地方派系鬥爭最利害的嘉義縣,依據國民黨內部文件:
「該縣地方派系形成,源自行憲國大代表之選舉,劉傳來同志與黃文陶同志展開激烈競爭,即地方派系之先河。」(五二  134頁)

嘉義縣雖自始即鬥爭不斷,但有派系之名則為 50年(1961)承繼劉傳來與黃文陶兩位衣缽,爭奪第 5屆縣議長選舉,黃老達與林振榮之役,結果黃老達獲選。

57年(1968)等黃老達轉戰縣長,林振榮才坐上議長寶座,故而開始了嘉義縣「黃林兩派」之爭,兩派戰役甚至窮鄉僻壤的鄉村長選舉也不能例外(五二  136頁)。台南縣也是如此,首屆縣長選舉有海派和山派之爭。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東則有「張林派」之爭。在屏東當地醫德原本為人稱讚的張山鐘眾望所歸,成為第1屆屏東縣長,但到連任時惟恐「一派獨大」,以張山鐘67歲高齡為由 另舉林石城出來,引起張山鐘不服準備競選連任,但為國民黨以出任「省府委員」利誘勸阻,林石城因此當選。但埋下2派紛爭的開端,第 3屆林石城出來競選連任,雖同額競選而以二萬四千多票當選,但該屆廢票卻高達四萬五千多張,這是地方人士不滿國民黨操控派系,故意投出的廢票。


雖然如此,但在國民黨的操控下,屏東縣從此開始張林兩派的勢力爭逐(五二  223頁)。張派有張山鐘、張豐緒、李世昌、柯文福等人,林派則有林石城、陳恆盛以及簡明錦等人。其中張豐緒為張山鐘之子,官至台北市長、內政部長、國策顧問以及中華奧委會主席等職。


高雄市原有「陳林王朱」 4大家族,像原與政治無關,擁地百多公頃的陳家,因國民黨實施「分而治之」策略, 49年(1960) 指定陳啟川出來競選,陳啟川以「素無政治經驗」且「家慈年近九旬」回絕,但蔣介石親函: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雖然回到號稱祖國統治的懷抱,但對臺灣過去脫離中華文化,在日本統治下所孕育的文化,卻不被認同。成為國民黨來台後,欲去之而後快的文化。不只政治,包括臺灣純樸作風為背景的鄉土文學、藝術、音樂、甚至流行歌曲,也因語言不同,意識形態不同而被打壓。


臺灣「光復」初期,陳儀為吸納日治時的臺灣文化,不只允許臺灣人日文寫作, 34年(1945)10 月 25日接收臺灣,就將《臺灣新報》更名為臺灣《新生報》,成為「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機關報。

這份由李萬居擔任社長,黎烈文、吳金鍊為中、日文總編輯,王白 淵為編輯主任的報紙,不但允許臺灣作家繼續以日文寫作,隔年 4月並由林紫貴負責出版臺灣人專屬的《臺灣文藝》。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緊跟著「二二八」,國民黨開始藉機在臺灣施行一連串整肅異己行動,何況 36年(1947) 5月 10日臺灣成立警備總司令部,惡名昭彰「高雄屠夫」彭孟緝擔任司令,臺灣作家動輒被捉,早已處在鶴立風聲中不敢有所作為。原本就非常有利國民黨大量引入中 華文化,培養以中國人為主幹的臺灣作家。

該年 8月 1日被視為臺灣作家最大發表園地的新生報,創刊《橋》副刊,本名為史習枚的歌雷擔任主編,雖然他在創刊序言,發表文章說:「橋象徵新舊交替,橋象徵從陌生 到友情,橋象徵一個新天地,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世紀。」(三一三19頁)

當時副刊的確刊登許多臺灣作家作品,像黃昆彬的「美子與豬」、邱媽寅的「叛徒」、葉瑞榕的「高銘戟」、謝哲智的「拾煤屑的小孩」、楊逵的「萌芽」、 葉石濤「 3月的媽祖」等小說,以及王玉井、林曙光、楊風、駱駝英等人的評論,但都屬短暫性的,臺灣文學早從歌雷文章嗅出濃濃的臺灣文化將要面對的變革。


就在歌雷發表序言不久, 9月臺灣作家王玉井首先在「橋」副刊發表「我的感想」,以臺灣話劇史為軸,吐露了臺灣人被壓迫的沉默鬱悶心聲,從而興起新一波「臺灣新文學」論戰。這個論戰持續1年多,其中對「臺灣新文學」方向爭執很多。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文化的發展來到兩蔣時期困難可想而知。整個社會不只特務橫行,對時局稍有不滿,就可能會被治以匪諜或思想罪。在此環境下,臺灣文化,從日治時期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本土性特質,就完全解體了。

可笑的是,對臺灣文化全面箝制,甚至連流行歌曲也不例外,當時有首歌名叫〈不愛你啦!〉的流行歌膾炙人口,臺灣人朗朗上口,歌辭是:「不愛你啦,不愛你啦,不愛你這個壞東西啦!」

竟被影射是在罵蔣介石而被禁。而有名的〈天黑黑,袜落雨〉幾乎童叟皆能朗朗上口的歌,竟也被視為描寫時代黑暗「天黑黑」而被禁。流行歌曲尚且一不小心就被禁,何況影響深遠的本土文學。而屬於臺灣的鄉土文學,則等到 80年代臺灣解嚴,年青一代長成,熟練國語後方才冒頭。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民黨封殺臺灣文化,對於宗教也是如此,尤其對支持黨外基督教長老教會,更是如此。

67年(1978)蔣經國當選總統,開始以寺廟神棍斂財為由制定《寺廟教堂管理條例》,不管自己對外宣稱「教友」,仍企圖將教會納入管理,其中第 7條規定「傳教應以公開方式,並以中國語文行之,不諳中國語文者,得通過翻譯為之。」對付以「台語」講道的長老教會,意圖甚明。

68年(1979)臺灣發生「美麗島事件」,捕捉了藏匿施明德的高俊明牧師及曾任台南神學院董事長林文珍長老等教會人士,隔年 2月 28日殺雞儆猴,殺死「美麗島事件」坐監的林義雄全家,幸有 1女兒死裏逃生,成為林義雄後來信仰基督教原因。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年(1975)4月高齡 89歲蔣介石逝世,遺缺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蔣經國成為國民黨主席,對外宣示民主作為特赦部份政治犯。為徹底掌握軍權, 5月任命王昇為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以黨領政」結果,嚴家淦被民間譏為「沒有聲音」的人。


67年(1978)召開國民大會,蔣經國以幾近全額選票當選總統,謝東閔為副總統。選後他以孫運璿為行政院長,林洋港為臺灣省主席,李登輝為臺北市長。
他以社會肯定的技術官僚及臺籍人士掩飾獨裁架構。同時在 68年(1979) 7月將可能變為黨外勢力的高雄市劃為「直轄市」,市長改為官派。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鄧小平上台不久,臺灣蔣經國就任總統,67年(1978)12月美國總統卡特突然宣佈將承認中華人民共合國,卡特在建交前夕電視演說中說:「我們將要做的,只是承認一個已存在了30年的事實。」,並宣佈與臺灣斷交。從 68年(1979)底終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但為防止條約解除可能發生的臺海戰爭,68年(1979)1月美國會又以「國內法」通過《臺灣關係法》,可對臺出售防禦性武器。且為保障臺灣的貿易權益,在《臺灣關係法》中給予臺灣「永久最惠國待遇」。


而於4月簽署的這個關係法,美國不再稱呼臺灣為中國卻改稱為「臺灣」。而以「臺灣」為名不談中華民國,蔣經國對此並無抗議反而接受,而且將臺灣關係法置於美國「國內法」下,臺灣主權問題因而更模糊。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關係法》規定對臺軍售,中國為削減臺灣防衛能力,利用 71年(1982) 美國總統雷根訪問中國機會,於 8月 17日在北京與趙紫陽總理簽署震驚臺灣的《 817公報》。

原來雷根在訪問中國前,為免引起臺灣疑慮,曾指示前美國駐臺代表李潔明帶來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丁大衛起草的「 6大保證」。其中表達美國「不會改變對臺灣主權立場。不會修改臺灣關係法。

不會向臺灣施壓與中國的談判,也不演兩岸的調人。且對臺的軍售問題,不但不會事先與中國諮商,也不設定終止期限。」不料與此相左,雷根與中國簽署《 817公報》不僅承認「中華人民共合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且同意 68年(1979)1月與中國建交時的聯合公報,以及 70年(1981) 9月中國在此公報基礎上,對臺灣發表謀求和平解決的「9點建議」。

這些公報,都強調中美雙方須「尊重彼此之主權、領土完整、以及不干涉彼此內政,為構成中美關係的基礎原則。」

因此原則,雷根在《 817公報》同意美國「不謀求執行對臺灣銷售武器之長期政策。且在軍售的質與量上,均不會超過美中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後,所提供之水準。」這個看似乎違反對 臺6大保證,雷根回國又發表「任何軍售,將視臺灣海峽的和平,以及中國宣稱繼續和平解決臺灣與中國歧見為前題。」的但書,且在不違反公報對軍售的質和量限 制,以「技術轉移」協助臺灣製造 100架「防禦型戰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即被戲稱「I Don’t Fly」「經國號」(IDF)戰機。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蔣介石父子設計的二層統治體系中,臺灣選舉縱使失敗,只是下層政體的改變,無礙蔣經國獨裁統治。只是臺灣小島,若執政黨當選縣市長或省議員只佔很少比例,不只成為國際笑柄,也會成為黨外攻擊鏢靶。曾任高雄縣長余登發就曾調侃說:

「全臺 21縣市長,假如都給黨外拿下來,國民黨倒不倒就不要緊了。」(二○一83頁)為此緣故,蔣經國必須使出渾身解數,阻礙黨外當選,他除用買票,也用監票和作票交叉運作方式操控選舉。


最有名例子是 61年(1972)郭雨新競選,由省議會間接選舉的監察委員,國民黨省黨部主委坐在票口箱上監票,亮票後才能投票下,使原與黨外省議員計劃好,穩定當選的結果卻以零票落選。(二○一  22頁)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期蔣經國為鞏固政權,採用攏絡大資產家的方式,控制政權。但這種聯合關係來到 80年代開始質變,大資本家不斷擴張結果,終於走到與黨營獨佔事業爭利的臨界點。國民黨以特權攏斷方式與民爭利,不只限制民間資本發展空間,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舉例說, 45年(1956)由退輔會成立的榮民工程處,以特權攏斷國內重大公共工程,民間營造廠商只能做下包撿食小工程。

且在資金得不到政府貸款援助,成為模規極小隨時倒閉的產業。但坐擁厚利,像開發林口工業區被臺塑董事長王永慶批評比別人貴 9倍的榮民工程處卻不思進取,除政策性配合協助中東海外工程幾乎不求長進。

使得 70和 80年代可賺外匯的海外工程,全落到技術和經濟都比臺灣落後南韓手上。臺灣營造業僅能固守國內市場,無法與外國競爭。

另一例 49年(1960)與日產合作改名「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政府保護下不但技術無法提昇,成為一撞就出人命汽車。卻是必須靠此吃飯的計程車司機,不得不買謀生工貝,汽車工業也輸給南韓。這些都是 80年代民怨和笑談。這些例子用來說明,臺灣經濟主要在民間。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產業尤其令人不滿,還有一項就是與民爭利的「黨營事業」。60年(1971)可說是黨營事業發展的重要分水嶺,以前的臺灣工業,受創於 接收後的破壞,發展落後必須重新奠基,其中最缺乏就是民生物質及基礎建設材料。

這些物質與材料,國民黨以獨佔形式搶在民間前面成立各樣公司。這些事業有負 責開礦採煤從事工程的「齊魯公司」、進口民生管制物質的「裕台公司」、負責土木建材的「臺灣建業公司」、負責水電營造的「中興電工公司」、負責出產水泥的 「建台水泥公司」、以及生產各樣醫藥的「景德製藥公司」,各種事業公司不一而足。

這些事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寡佔」和「獨佔」,除壟斷市場也可任意制定價錢,穩賺不賠民間無法競爭。這些黨營事業主管尚且兼任國家財經委員會,掌握國家財經政策。可說是以國家雄厚資源滋潤的「黨營事業」說要不賺錢也很難。


事實上,這些黨營事業不僅阻礙民間產業,減低臺灣企業發展前途,本身也無法成長,上下其手者很多,許多事業發展至今已消逝不見。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國家人民求變中,蔣經國獨裁隨著美麗島事件有變本加厲趨勢。但民間的反應,卻在蔣經國提出以選舉為中心的改革下, 69年(1980)和 70年(1981) 兩次選舉,臺灣人卻以選票否定了蔣經國想經由選舉對下層統治的意圖。

中國名學者姜南揚以為,這兩次黨外選舉勝利,是對蔣經國鎮壓行為的公投(八七  244頁)。由於美麗島事件,許多黨外身陷囹圄,在缺乏領導和組織下,黨外雜誌遂成為黨外彼此聯繫管道,這些雜誌間雜著中小企業和大資本家的支持,成為可 與封鎖媒體的國民黨做長期的抗衡。


72年(1984)林正杰創辦了黨外第 1本週刊《前進》雜誌,意外的暢銷,使過去無人敢嘗試的週刊成為雨後春筍。不久就有 7、8家相繼成立,幾乎每天都有週刊出版,無數黨外月刊助陣下,事實已逐漸突破國民黨的媒體封鎖,這時期被稱為黨外雜誌的春秋戰國時代(八七  245頁),也是黨外「新生代」萌芽的重要時期。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風聲鶴唳中發生震驚美國的「江南案」,因處敏感時刻而無事。不久,蔣經國改變心意公政會因此未被解散。但在此敏感時刻,費希平卻因致函蔣彥士被認為軟弱,引起新生代不滿。

費希平終黯然下臺,理事長改由尤清擔任,謝長廷為秘書長。此外,公政會又因主張各地設立分會,與編聯會產生資源爭奪。最後雙方都意識到,黨外仍是弱小,在國民黨打壓下實不宜分裂,故在 74年(1985)選舉中再度聯合起來,這是後來成為「民主進步黨」的先期組織。


台北市「 7喜計劃」成功,使國民黨對選舉執政產生信心,但不久發生一連串的事件,像「十信案」、「李亞頻案」、「核電廠失火案」,以及名揚國外「海盜王國」的臺灣仿冒案。67年(1980) 為開拓外貿市場,特邀請英國議員來臺參訪。不料,就在參訪者讚佩一家毛料紡織廠生產品質,不巧順手一翻,發現繡有英國商標「 100%英國製造」等字,臺灣仿冒遂成為全球焦點。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盼望蔣孝武執政的蔣經國(三一五  81頁),覺悟到蔣家已無法繼續執政,為避免蔣孝武在臺凝結勢力捲入日後政爭,將他外調新加坡,並接受美國時代週刊記者專訪對蔣家繼任元首事,正式表明「本人從未曾考慮」(一五六  151頁)。75年(1986)12月行憲紀念大會,蔣經國正式發表聲明說:

「總統繼任的問題只存在於專制與獨裁國家,不存在於以憲法為基礎的中華民國。所以下一任總統必然會依憲法而產生。經國的家人,不能也不會有人競選下一任總統。」他還補充說:「我也是臺灣人。」(一五六155頁)放棄蔣家執政包袱,蔣經國在保守勢力包圍下開始對臺灣做出更大改革。


72年(1983)聞知總政戰部主任王昇利用他病重,召集親信開會研商日後事 宜,引起蔣經國不滿將王昇降調聯訓部,要求部屬解散,讓副主任廖祖述退休,國民黨組工會主任梁孝煌、陸工會主任白萬祥調職,阮成章離開調查局,將王昇組織 的「劉少康辦公室」予以解散。(三一五   71頁)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4年(1985)經歷江南事件,晚年想變革的蔣經國需面對三股勢力,黨外和美國的民主要求,以及黨內反對求變的保守勢力。在體力無法負荷下,許多不幸迫害繼續發生。

諸如74年〈1985〉 地方選舉,競選臺南縣長落敗的陳水扁,其妻吳淑珍被影射為故意造成的車禍所傷,變成殘障憾事。74年(1985)陳水扁在蓬萊島雜誌,揭發東海大學馮滬祥 教授升等論文翻譯抄襲,這篇在學者指證歷歷下,最後仍以誹謗罪收場,使得黨外「三君子」雜誌發行人黃天福、社長陳水扁、總編輯李逸洋等三人各被判刑1年。


為替「三君子」送別,全省各地舉辦「坐監惜別會」,吸引成千上萬人參加,成為黨外群眾鬥爭的先鋒。

剛巧的是,74年(1985)為抗議國民黨對農會總幹事評選秘密作業,五名黨外省議員開始靜坐。不久,又為抗議國民黨強行通過不合理預算, 14名黨外省議員包括「鐵三角」游錫堃、謝三升、蘇貞昌等三人在內集體辭職。使原本屬議會鬥爭,因而衍生成為全島性的街頭鬥爭。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