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1989) 6月 4日北京發生震驚中外的天安門事件。這件被稱為「血腥星期日」的屠殺事件,起因於學生藉著悼念對中國有功卻被罷黜逝去的胡耀邦,引發對現實的批判。
68年(1979)取得中國政權的鄧小平推動四個現代化,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沿海地區設置「經濟特區」。這種後來被推廣在中國沿海各大都市,類似資本主義做法,必然會帶來官僚貪污和奢侈等腐敗現象。這些現象引起中國有識之士擔憂,尤其是學生不滿,本是自然的事。
從74年(1985)起,他們便假借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為由遊行示威。75年(1986)更在蘇聯戈巴契夫「新思潮」感染下,開始出現「反對貪腐」 及「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口號,展開大規模學潮運動。恰巧協助鄧小平取得政權,改革開放中功績最大且為百姓景仰,有「青天」美譽的胡耀邦見貪污腐敗盛 行,對改革開放政策質疑。
卻被鄧小平以「反對資本自由化,色彩不夠鮮明」為由解職,由趙紫陽繼任。對於胡耀邦逝世,學生十分婉惜,開始群集北京天安門悼 念。藉此「請願」要求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無乃當時的總理趙紫陽出訪北韓,李鵬代理將之視為「反黨反社會」運動。
在全國同情眼光注目下,請願遂發展成為大規模遊行。學生們從 5月 13日開始絕食,後來返國的趙紫陽也因同情學生,表示願與學生對話。卻為鄧小平、李鵬、楊尚昆等反對,趙紫陽被逼下臺。鄧小平等人因當地軍隊同情學生,怕指揮不動,故從外地調來部隊。
6月4日開始大規模的天安門屠殺及逮捕。原本想封鎖的消息因亞銀召開,使群聚在北京的各國媒體拍下全部情況,藉電視播放傳遍世界。中國成為「暴政」的代名詞,為世界各國譴責。
天安門事件下令屠殺學運的鄧小平、楊尚昆和李鵬受到很大的批評,中國被認為是獨裁國家。甚至戰前就一直幫助中共的費正清(John K. Fairbank)也看不過。以他為首,美國一百六十多位學者致函中國當局,呼籲停止鎮壓學生和知識份子。
以「自由化」為名的學生運動為何帶來中共鎮壓,成為舉世迷惑。後來從中共出版的文獻得知,原來中國對自由化的定義有不同詮釋。
中國認為自由化代表二個意義,一是全盤西化,走資本主義反對共產主義。另外則是代表反對四項基本原則,而基本原則的核心乃是共產黨。換言之,自由化的定義乃是反對共產黨。(二○○ 373頁)
「六四事件」雖造成中國不幸,但對擔任上海書記江澤民和市長朱鎔基,卻是機會。江澤民,江蘇揚州人,畢業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為中共革命先烈江上青乾兒子。35年(1946)加入共產黨,曾任中共電子工業部部長表現卓越,76年(1987)成為中國最大經濟和工業中心的上海市書記。
「六四事件」發生前,就與市長朱鎔基決定採用和平方式疏導學潮,並與學生對話巧妙化解衝突。「六四事件」餘波雖影響中國數十個城市,但上海猶能良好運作,相當程度穩住了中國經濟。因此在「六四事件」後被鄧小平重用,取代在天安門事件中,認同學生意見的趙紫陽成為中共總書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