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登輝為鞏固黨主席地位。打破傳統不僅親自參與黨務,也授權宋楚瑜辦事,使宋楚瑜可跳越黨秘書長,透過李登輝直接指揮黨務,實質上架空李煥的權力。宋楚瑜,湖南湘潭人, 38年(1949)避難隨父舉家來臺,其父宋達中將,歷任國防部人事局長,聯勤副總司令,後來逝世於退輔會秘書長任內。

63年(1974)宋楚瑜,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博士,透過老師任職美國情報局駐臺站長克萊恩介紹,任職行政院秘書。隔年,升任蔣經國秘書兼新聞局副局長。

67年(1978)蔣經國當選總統,因省議會黨外來勢洶洶。蔣經國借重其機智,該年 12月升任代理新聞局長。次年1月取代丁懋時為新聞局長。宋楚瑜局長任內一昧壓制臺灣言論,限制臺語電視節目。且在該年發生的「中泰賓館事件」及「美麗島事件」,透過新聞報導成功的塑造黨外暴徒形象,深得蔣經國稱許。

73年(1984)坊間黨外雜誌盛行,不少刊物辱及蔣家父子,文工會未能疏導,宋楚瑜借此進言,使蔣經國撤換周應龐。總統府秘書室主任由王家驊取代,文工會主任則由宋楚瑜取而代之。(三一五67頁)該年10月臺灣發生「國泰十信案」,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不得不下臺,由駐日代表馬樹禮接任。

本來欲對黨有所作為的馬樹禮,卻發生震驚美國的「江南案」。因「江南案」涉及蔣孝武,使患有糖尿病的蔣經國健康日落,甚至開始對外隔絕。

除少數人如蔣孝勇、王家驊、張祖貽、和總統侍衛長李祖冰外,外人難以接近。為溝通黨內意見,宋楚瑜便以國民黨副秘書長身份出入官邸,這是他所以被稱為「官邸派」原因。(三一五  80頁)

從日本回國的馬樹禮,原本期盼將日本觀察到,維持自民黨「一黨獨大」的「黨三役」制度,應用在國民黨活絡國民黨。但因蔣經國病倒,許多黨內事務都需宋楚瑜轉達,宋楚瑜藉此擴充權力,馬樹禮抱負無法施展,於是堅決請辭。不得已,蔣經國只好改派李煥出任國民黨秘書長。

本身為文工會主任又能自由出入官邸的宋楚瑜,遂利用機會親近蔣家。使蔣家不僅視為已出,蔣經國病重時,許多重要決策也委由他代為處理。譬加許多自謀生活的退役老兵到行政院請願,原本為退輔會工作,蔣經國卻要宋楚瑜代行。

而且香港進行的「兩航談判」,表面上是交通部長連戰決策,實際上卻是蔣經國授命宋楚瑜以文工會主任下達談判指示。(三一五  83頁)除此,即使蔣經國病逝後的祭悼,蔣家也讓王家驊與他同置家屬行列,向弔唁者叩謝行禮,可見信任之深。(三一五  109頁)

這是蔣經國死前,他得以掌握權力原因。就在他權力膨勃發展之際,不料,蔣經國卻任命李煥為黨秘書長。

李煥原為組工會主任,熟識黨務加上許多壓抑的親信告狀,使得李煥覺得有必要重新改造國民黨,並壓制「官邸派」宋楚瑜的氣焰,於是以宋楚瑜曾以文工會名義, 贊助官麗嘉三千萬元去辦一份毫無內容《我們的》雜誌,詰問宋楚瑜。使得無話可說的宋楚瑜與李煥產生心結。(三一五  87頁)

眼看著黨內勢力日被剝削的宋楚瑜,因蔣經國死亡重新有了生機,得以藉李登輝力量重新奪回黨內勢力。


77年(1988)7月國民黨在林口體育場召開「十三全」大會,為避免黨內舊勢力反撲,干擾黨主席選舉。對大會主席團採用舊例,由候選黨主席指定。至於中央委員選舉,亦允許競選委員至場外拉票。在黨中央刻意安排,李登輝不僅正式成為主席,宋楚瑜在中央委員選舉中,也以第三高票遙遙領先俞國華等黨政要人。

這舉措雖為宋楚瑜帶來批評,但高票當選事實使他晉身中常委,可參與黨內重要會議。宋楚瑜為重新掌握黨內勢力,秘書長李煥與組工會主任關中成為欲去之對象。

首先,他先將產業黨部和特種黨部抽離組工會,再將可操控國會的三個黨部,從組工會改隸負責政治協調的中央政策會。

然後利用李煥出國,未知會關中,將其人馬的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撤換。這些作為加上  78年(1989)底國民黨選舉大敗,臺北縣輸給尤清,須負責的組工會便成整肅對象。關中的二位副主任被逼離職,不久,關中亦辭職離開中央黨部,有關宋楚瑜和關中不和,其對「精英政黨」和「群眾政黨」路線分爭,當時人戲稱為「瑜亮情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泰賓館事件 美麗島事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台灣史 的頭像
    新台灣史

    李政隆的新台灣史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