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兒玉總督治台4大事業,其中1項就是對臺灣港口建設提出長期計劃,並建設基隆港使成為國際港。而其中最有貢獻的,首推在明治41年(1908)來台的川上浩二郎博士。

川上浩二郎,明治6年(1873)生於日本新潟縣東谷村,東大畢業後,負笈歐美訪問後回國,任職臺灣總督府臨時工事部技師,第2年,便被委派為基隆港工程的辦公所所長,專門負責基隆建港事宜。

日本領台前,臺灣南北交通可謂完全仰賴水上交通,因無公路,臺灣交通在清治時期都為羊腸小徑,過河多靠竹筏,遇雨則泥濘不堪,土石橫流幾不可行。
加上居民多為平埔族,個性閉鎖,村落間交通已不易。同時為防止族群間鬥械,或可能的聯結抗清,使得清朝統治的200多年,臺灣交通建設幾乎沒有,在路上交通十分不便下,臺灣從荷蘭時就存在,總計約27處的港口,就成為來往南北交通的要道。

然而這些平埔族居住的港口,雖因漢化歸清統轄,其中包括在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逼迫下,須對外開放的安平、淡水以及同治2年(1863)開放的基隆、高雄等港,迄至日本領台,都僅能提供中國戎克船(帆船)等小型船隻進出而已。

所以大船進出就需以舢板船在中間接駁。然而停駁在外海的這些船隻,每遇暴雨即有危險,須駛至澎湖避風雨。因此為建設臺灣使成為與國際競爭的地方,建設基隆成為國際港,便成為兒玉總督任內的重要任務。

基隆港的擴建,從明治31年(1898)開始,到明治34年(1901),完成第一期防波堤及港內浚渫工程建設。由於港口退潮時,僅深2〜4公尺,故在修築期間,就有數10艘甚至是漁船觸礁。

然而到了大正元年(1912)改建後的基隆港就可停泊5艘船舶、8個繫船浮標,以及6千頓的船隻。迨至昭和元年(1926),總計進入基隆港的船隻,共有1,958艘,合計611萬頓,成為國際大港。而高雄港也在戰前改建,終成為臺灣第2大國際貿易港,日人建設的此兩港,因而成為臺灣南北重要的門戶(二三○118頁)。

 

 

 

李政隆小檔案

 

 

 

 

li-zheng-long-1.jpg李政隆原本是一位名建築師,曾任大學建築系教授,也曾榮獲教育部團體頒 發「木鐸獎」,且是深愛台灣的歷史學家,著有《新臺灣史》、《臺灣基督教史》。現任 基督教恩友中心執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川上浩二郎
    全站熱搜

    新台灣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