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社會動盪不安下,臺灣財務開始困難,尤其對中國開放,如同水霸裂痕洪水傾洩而出,臺灣不只資本、人才大量流向中國,臺灣開始走向邊緣化。根據 94年(2005)4月 21日柏利格(Ernest H. Preeg)美國國會聽證資料統計,到 93年(2004)底,台商投資中國的總額,為所有外資總額 5600億美元的一半,總計為 2800億美元,佔全球投資中國的一半,其中 8成以上的錢都是經過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英屬威京群島、開曼群島及大洋洲的薩摩亞等地,間接進入中國。(三四二)
中國安徽財經大學金融所王浩教授,引用中國商務部資料,他們特別把英屬威京、開曼群島及大洋洲的薩摩亞等地分開統計,結果發現這三個地區對中國投資,民國 88年(1999)底為 32點 3億美元,開放後仍一路盤升,直到 94年(2005)已達 123億美元,增幅為原來的 3點 8倍。(三四二)
政府甚至連上市公司都不能管理, 85年(2006)初總統才在元旦講話,信 誓旦旦說要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為「有效開放,積極管理」,但到年底就傳出上市公司被外資併購,許多人都懷疑該併購是否又是一樁錢進中國,躲閃政府 按淨值比例,限制上市公司到中國投資的金蟬脫殼之計。
就在傳聞中,恰巧國際基金凱雷併購,世界封測技術龍頭日月光案。如若其整廠賣出,再移資中國,將使臺 灣早年對高科技的獎勵和呵護,完全付之流水。(三四三)
這現象如同早期農村,人才、資金外流,雖造就都市繁榮,但農村邊緣化結果反成為貧窮。臺灣也是如此,不會因為開放中國投資而富有,其經濟力反而從亞洲經濟 四小龍之首,數年間卻淪為墊底。不只股市下跌,營建業萎靡,做為火車頭的房地產業,也是一蹶不振。